导语
在当今生命科学前沿领域,类器官技术正以其独特魅力闪耀光芒。它通过模拟人体器官微环境,构建出具有高度生理功能的微型器官模型,为疾病研究、药物筛选与个性化医疗开辟了全新路径。
类器官技术在国家级、省市级自然科学基金立项项目中大放异彩。类器官技术可精准模拟疾病发生发展过程,提升科研水平;它能大幅减少动物实验依赖,契合伦理与可持续发展需求;此外,该技术有望加速药物研发进程,降低研发成本,为地方医药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近期,江西省、上海、重庆等地纷纷揭晓了省市级自然科学基金的中标项目名单。今天,让我们聚焦其中的类器官相关项目,一探究竟。
江西省自然
展开剩余79%01. 创新研究群体项目
类器官孪生揭示肝脏肿瘤信号调控机制及精准干预
单位: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负责人:赵冰
02. 青年直接支持项目
基于新型核仁荧光探针联合类器官模型筛选抗胃癌药物及其机制研究
单位: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负责人:何梦梦
03. 重点项目(目标导向)
基于微流控技术的病灶微环境响应性纳米药物载体限域组装及癌症精准诊疗
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负责人:胡晓玉
04. 重点项目(自由探索)
基于微流控技术的病灶微环境响应性纳米药物载体限域组装及癌症精准诊疗
单位:北京大学南昌创新研究院
负责人:薛亚辉
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
01. 基于硅酸盐生物活性材料的类器官血管化调控及其在组织修复中的应用研究
单位: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负责人:吕宏旭
02. 屈曲组装构建仿生多级脉管化骨类器官促进骨-血管再生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负责人:韩幸婷
03. 类器官结合CRISPR-Cas9筛选:探究GPCR调控滋养层分化及其对先兆子痫的影响研究
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负责人:毛倩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01. 基于spA-Gel负载Anti-HMGB1原位靶向免疫耐受的猪胰岛类器官移植研究
单位:重庆医科大学
负责人:程瑶
02. 类器官来源的脱细胞基质经Tnc-Fak-Yap通路促进变性视网膜Müller细胞重编程的机制研究
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负责人:高辉
03. 胃肿瘤反应性CD8+T细胞的鉴定及其杀伤肿瘤类器官的机制研究
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负责人:彭六生
04. 基于肺癌类器官-免疫芯片模型的OTUB2天然产物抑制剂筛选及评价
单位:重庆市人民医院
负责人:任文峰
05. 血管化胃类器官揭示白贝益胃汤调控血管稳态逆转萎缩性胃炎的机制研究
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庆医院(重庆市北碚区中医院)
负责人:陶杨
06. 基于进展期胃癌类器官库构建肿瘤微环境模型及肿瘤耐药研究
单位:重庆医科大学
负责人:吴晓醒
07. 抗胆管癌小分子偶联药物的设计合成及基于类器官模型的药效评价
单位:重庆市人民医院
负责人:徐阳
上海在2025年度关键技术研发计划中,明确提出了“AI赋能类器官技术开发”方向,旨在面向人类疾病建模、药物筛选等应用场景,建立重大疾病的类器官构建技术,构建疾病特异性的类器官体系和体外药物筛选系统。
表明上海在类器官研究领域不仅注重基础构建,还积极拓展其在疾病模拟和药物研发中的应用,力求通过技术创新推动类器官技术的临床转化。
类器官研究的“东风”已然吹起,上海凭借其在技术和应用上的前瞻性布局,有望在这一领域占据重要地位。重庆和江西的科研潜力和发展趋势也不容小觑。
未来,类器官研究将在更多地区开花结果,为医学研究和临床应用带来新的突破。
发布于:江苏省可盈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